沟通赋能教育,协作化解内耗,4月18日下午,由教师工作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教师沙龙在四平校区教师发展活动中心举行。活动特邀资深心理学培训师杨颎女士以萨提亚模式教你如何优雅地‘不内耗’为主题,通过情景模拟与案例剖析,为教职工揭开高效沟通的心理学密码。
杨颎女士首先介绍了维琴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的学术地位与理论贡献。作为家庭治疗领域的先驱,萨提亚提出的一致性沟通理论被誉为人际关系的破局之钥。她以大四毕业生小李与导师沟通困境为案例,模拟了论文指导中常见的矛盾场景:当学生因数据分析问题反复求助时,教师正向、反向应对姿态,可能出现的差异效果。针对沟通痛点,杨颎系统解析了萨提亚模式中的五种压力应对姿态:指责者攻击推责、讨好者牺牲自我、超理智者回避情感、打岔者转移焦点,而一致性表达才是实现自我、他人与情境平衡的核心。真正的沟通高手既能坚守原则,又能共情需求。她通过对比两段对话生动诠释差异——当学生请求延期时,采用指责姿态的教师强调你要对自己负责,而一致性表达则转化为:我看到你的努力,但方法需要调整。我们明天下午针对具体问题分析。
活动现场,杨颎引导教师分组演练一致性表达技巧。环境学院曹教师感慨:“过去面对学生拖延,我总是陷入‘严厉批评’或‘妥协代劳’的极端,今天学会了如何用平等对话明确边界。杨颎强调,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关系建构,当教师跳出‘救火队员’角色,用萨提亚模式构建真诚、一致的沟通生态,师生都将从内耗中解放,释放更大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