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网站首页
部门概况
部门简介
工作人员
理论学习
学习资料
学习动态
师德建设
教师风采
视频集
活动掠影
培养培训
新入职培训
教学工作
午间沙龙
专题培训
社会实践
在线课程
制度建设
国家文件
市级文件
学校文件
举报平台
师德建设
教师风采
视频集
活动掠影
04
2023-02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⑤】以智能推动城市升级,用信息构建万物互联——记同济大学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创新团队
他们奋力驰骋于智慧城市、无人驾驶、智能视频分析、无线通信等尖端技术领域,所研发的数据智能技术让城市“耳聪目明”,城市大脑指挥系统、政务专网、自动驾驶服务平台、自主泊车系统……都有这支团队贡献的专业智慧。近日,同济大学软件学院赵生捷教授领衔的“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创新团队”,获评同济大学第二届卓越研究生导...
>
28
2023-01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④】“生物”材料筑大厦,水箱“挂”起能抗震!同济这个团队够硬核
基础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积极推动传统土木工程学科向低碳、绿色转型发展,这支团队的创新成果引人注目。日前,同济大学第二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评选结果揭晓,土木工程学院何敏娟教授领衔的新型低碳工程结构团队获评导学团队标兵。团队亲如一家人“何老师对研究生培养格外用心,她一直与我们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就...
>
19
2023-01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③】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这支团队一直在行动
水体里有什么有害物质?如何能有效识别并实施科学管控?这支团队每天都在为此奋力攻坚。开展高风险污染物识别、毒理健康效应与管控研究,让老百姓喝上“放心水”,是环境毒理与健康团队的主要研究内容。该团队由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尹大强教授领衔,现有导师6名,博士生14名(包含2名留学生),硕士生30名(包含4...
>
16
2023-01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②】一张张骄人的成绩单!以智能化赋能交通强国之路
26年不懈奋斗,这支团队交出了一张骄人的育人成绩单:已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2人、博士100余人、硕士200余人,为我国交通事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创新型领军人才。近日,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杨晓光教授领衔的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团队,获评同济大学第二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团队心怀“国之大者”,持...
>
12
2023-01
【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①】深耕蓝色国土,这个团队奋战在国际学术前沿
日前,由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杨守业教授领衔的大陆边缘沉积学团队获评同济大学第二届“卓越”研究生导学团队标兵。该团队现有导师6名、博士后研究人员6名、博士研究生21名、硕士研究生12名,其中留学生10名,主要从事大陆边缘沉积及环境演变研究。近年来,团队育人成绩突出,科学研究不断取得新突破。团队师生心怀...
>
23
2022-11
全国仅10人获表彰!吴志强院士获评“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
在近日召开的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上,生态环境部对10位“2020-2021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获奖者进行了表彰,中国工程院院士、长三角城市群智能规划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吴志强教授获得这一荣誉。 “绿色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由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生态环...
>
13
2022-09
同济退休教授朱仲良:为师最重要是尊重讲台敬畏育人|庆祝第38个教师节
对同济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退休教授朱仲良而言,今年4月19日注定难忘。这天是他的60岁生日,也是他从教师岗位上正式“毕业”的日子。最后一节课,原本应该只有30人的线上会议室“挤”进一百余名各届同济学子,满屏都是“退休快乐”“生日快乐”的祝福。从1983年毕业,朱仲良在三尺讲台一站就是39年。择一事,终一生,他...
>
13
2022-09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风采录 | 同济大学干细胞生物学教师团队:做基础研究就是要有使命感
2017年,教育部启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五年来,上海高校教师传承黄大年精神,踔厉奋发,继首批12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后,第二批又有8个团队榜上有名。他们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
>
08
2022-09
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翦知湣教授被推选为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
在第38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上海组织开展“四有”好教师 (教书育人楷模)学习宣传活动。9月7日, 2022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名单揭晓,10人获得这一荣誉,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翦知湣教授榜上有名。翦知湣教授是我国海洋地质学领域的中青年领军人之一,长期从事海洋地质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2020年,他...
>
22
2022-08
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荣获“中国医师奖”
今年8月19日是第五个中国医师节,2022年中国医师节庆祝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大会在北京召开,78名医师获得“中国医师奖”,其中上海7人榜上有名,包括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梁爱斌教授。作为附属同济医院血液科领军人,梁爱斌教授从事血液系统肿瘤及传染病的预防和诊治工作近30年。他带领团队勇于挑战血液肿瘤...
>
30
2022-05
孙立军教授入选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
今天(5月30日)是第六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2022年上海“最美科技工作者”揭晓,10位科技工作者入选,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孙立军教授名列其中。 孙立军教授数十年来坚守一线,在破解重载道路结构国际难题、推动我国道路设施运维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引领我国城市交通智能化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建立了我国首...
>
21
2021-12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风亭教授当选为非洲科学院院士
12月17日,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风亭教授收到非洲科学院(The African Academy of Sciences,简称AAS)代理执行主任Catherine Ngila教授来函,她祝贺李风亭教授“当选为非洲科学院院士”。非洲科学院是非洲最高的学术机构,致力于促进非洲科学与技术的高水平推进和可持续发展。李风亭教授主要从事水处理技术、环...
>
19
2021-12
吴志强院士荣获上海2021年度 “科普杰出人物奖”
12月17日,2021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颁奖典礼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吴志强荣获本年度“科普杰出人物奖”。吴志强院士长期从事城乡智能规划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之余,他积极投身科普教育工作,为的是将“科学的种子”传递给孩子们。他说:“上小学...
>
18
2021-11
5位同济大学教授当选院士
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选结果11月18日正式揭晓,同济大学5位教授当选院士,其中,土木工程学院李杰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蒋昌俊教授、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赫尔佐格、贝斯科斯两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另有校友王明洋等当选院士。李杰,1957年10月出生于...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84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3
/
6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