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网站首页
  • 部门概况
    • 部门简介
    • 工作人员
  • 理论学习
    • 学习资料
    • 学习动态
  • 师德建设
    • 教师风采
    • 视频集
    • 活动掠影
  • 培养培训
    • 新入职培训
    • 教学工作
    • 午间沙龙
    • 专题培训
    • 社会实践
    • 在线课程
  • 制度建设
    • 国家文件
    • 市级文件
    • 学校文件
  • 举报平台

师德建设

  • 教师风采
  • 视频集
  • 活动掠影
  • 18
    2021-11
    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贝斯科斯(Dimitri E. Beskos)
    在同济大学土木大楼,时常能看到一位年过七旬的外国教授,正神采奕奕、满面笑容地与教师和学生齐聚一堂、谈笑风生,进行热烈的学术交流。这位是来自希腊的结构动力学方面的国际著名学者、边界元法的先驱、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雅典科学院院士贝斯科斯(Dimitri E. Beskos)教授。自2016年9月起,他受聘...
    >
  • 18
    2021-11
    扎根上海,助力中国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奥托·海因里希·赫尔佐格
    他是一位德国顶尖人工智能专家,自2014年起欣然受邀来到同济大学工作。6年多来,他以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对中国的热爱,将近40年的科学研究工作经验应用于各个场景,积极投身于同济大学人工智能与城市规划交叉学科的创新建设,推动中德两国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端合作,助力中国打造全球人工智能科学发展和创新应用高地。近7年在沪...
    >
  • 18
    2021-11
    “数字化地下:源于工程,服务于工程”——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朱合华
    2021年中国工程院新增院士中,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朱合华教授当选。朱合华,长期从事岩体强度理论及地下结构全寿命设计方法、地下空间防灾安全和智慧地下基础设施建设的研究,是国际上较早开展数字地下空间与工程(DUSE)研究的学者之一,被国际同行认为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信息集成方法的国际开拓者...
    >
  • 18
    2021-11
    “科研的价值在于造福于民”——记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
    他30余年致力于网络金融安全研究,攻克了系统风险防控瞬时精准辨识的重大技术难题,主持建立了我国首个网络交易风险防控体系、系统及标准,为我国在该领域成为国际“领跑者”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体量跃升全球第一提供了有效支撑。成果服务于国家反金融欺诈,为金融、贸易、电商、银行、保险等行业保驾护航,...
    >
  • 18
    2021-11
    矢志原始创新,用科学理论为重大建设提供坚实支撑​——记新当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李杰
    他和学生提出的“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程”,被国外学者称为“李—陈方程”;他和团队创立的大型生命线工程网络可靠性分析理论,成为国际同行广泛认可的“RDA方法”。凭借开创性的研究工作和突出的学术成就,2013年,他被丹麦王国奥尔堡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2014年,他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授予Freudenthal(弗洛伊登瑟尔...
    >
  • 09
    2021-10
    奋斗强国!钢结构里的家国深情——走近同济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张文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21届博士毕业生,2019年和2020年分别荣获“上海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在今年毕业之际,他毅然选择奔赴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从事技术研发与一线项目生产管理。一线施工生产环境艰苦,重大工程项目责任重大,令不少博士望而却步。张文津却乐在其中:...
    >
  • 17
    2021-09
    汪品先院士夫妇捐赠200万元设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推动多学科交叉培养海洋人才
    9月15日,年已85岁高龄的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与夫人、著名孢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孙湘君共同捐赠多年积蓄200万元人民币,在同济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设立“同济大学海洋奖学金”,用于奖励有志于从事海洋科学及相关涉海研究和技术...
    >
  • 13
    2021-07
    同济大学吕西林院士:以“大先生”标准严于律己,培养心怀“国之大者”的青年英才
    人物小传吕西林,1955年出生,1976年入党,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于1984年起在同济大学从事结构抗震研究和教书育人工作。曾两次获评全国优秀教师,获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荣誉称号;2021年获“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从上海...
    >
  • 13
    2021-07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杨东援教授荣获“中国交通教育终身成就奖”
    7月8日,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授予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杨东援教授“中国交通教育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其长期为推进我国交通教育事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作出的杰出贡献。杨东援,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会副主任委员,交通运输部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会长。曾任同济大...
    >
  • 05
    2021-07
    党建、学术“双带头”,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朱兴一教授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6月28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为受表彰的个人和集体代表颁奖。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教授朱兴一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此次,全国一共表彰400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300名“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499个“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7月1日上午,朱兴一在庆...
    >
  • 24
    2021-06
    用实干书写担当 ——记2021年“追求卓越服务奖”获得者石振明教授
    他常年奔波于各个项目施工现场,带领团队创下多个纪录,多项基建工程获评“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优质结构”等奖项;他发挥专业优势,管理精益求精,为多个基建项目节省大量投资;他将实践育人、服务育人与学生创新创业有机结合,让校园建设成为育人大课堂。他,是基建处处长石振明教授。近日,同济大学2021年“追求卓越...
    >
  • 23
    2021-06
    【人民网】“院士后”汪品先:82岁9天3次深潜南海
    编者按:2021年,奋进的中国迈上新征程,奋斗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为了记录历史伟业,展现百年风华,人民网与中国科协联合推出《同上一堂公开课——百年科技强国梦》融媒体系列访谈,向公众讲述科学家们的科研梦想、攻关历程和家国情怀,以此展现百年大党的不懈奋斗与辉煌成就。他是我国年龄最大的“深潜院士”。2018年...
    >
  • 16
    2021-06
    汪品先院士入驻B站,5天超26万粉丝关注:我现在最缺时间
    汪品先入驻B站  “哔哩哔哩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汪品先。今后我就会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有关海洋的科学普及的知识。”  6月9日,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入驻B站。截至6月13日20时,其首条视频《我60岁以后才出成果,我们要把中国大洋钻探做到国际前列!》的播放量超190万,...
    >
  • 29
    2021-05
    伍江教授、邵甬教授被授予法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
    近日,法国文化部授予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伍江教授、邵甬教授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表彰两位教授在城市遗产保护、中法交流中作出的突出贡献。授勋仪式在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举行,法国驻上海总领事纪博伟,副校长娄永琪,外事办、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出席仪式。纪博伟在致辞中说,伍江教授和邵甬教授推动的是...
    >
  •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84 记录 
  •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页码 4/6 跳转到 
  • 首页
  • 部门概况
  • 理论学习
  • 师德建设
  • 培养培训
  • 制度建设
  • 举报平台

Copyright 同济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主办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电话:021-65981746 E-mail: jsgzb@tongji.edu.cn